微軟Windows 11動手玩:全新的6大亮點分享 surface筆電收購

surface筆電收購

▲Windows 11 家用預覽版作業系統動手玩。(影片/記者洪聖壹攝、製作)

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

針對微軟公司今年6月底發表的 Windows 11,目前已經針對開發者釋出預覽版本,此次在實際體驗過後,針對 Windows 11 的一些個人化特色,進行一個使用上的分享。

surface筆電收購

▲Windows 11 的開始工具列預設為置中顯示。(圖/記者洪聖壹攝

亮點一、 介面大改 觸控介面更優化

這次安裝 Windows 11 家用預覽版的測試環境是微軟的 surface筆電收購surface Laptop 4 平台,進入系統會感受到整體視覺上的衝擊,開始跟工具列的位置從左邊設定到中間,過去如果習慣MacOS 的用戶,使用 Windows 11 可能會有種「熟悉感」。不過如果已經是 Windows 的用戶,可能又要重新習慣新系統介面位置的變化。

surface筆電收購

▲Windows 11 的開始工具列預設為置中顯示。(圖/記者洪聖壹攝)

所幸,記者實測一些 Windows 的熱鍵都還保留著,而如果不習慣置中的開始工具列,也可以透過設定改回到左手邊。不過這次 Windows 11 的 icon 設計非常好看,而且開放用戶進行個性化設計,包括字體大小粗細、圓角邊框跟相對應的桌面佈景主題,都可以自己做各自單獨的設定;每個佈景主題也有各自的黑暗模式可以使用,藉此保護用戶的眼睛。

surface筆電收購

▲▼可以進行各種佈景主題、字體大小等個人化設定。(圖/記者洪聖壹攝)

surface筆電收購

另一項改變挺重要的,那就是觸控介面的優化,記者發現目前的 Windows 11 下方 icon 彼此之間的間距變寬,檔案資料夾的圖示也更明確,如此一來就很方便進行觸控型產品方面的應用,也改善了 Windows 8 以來微軟觸控介面很難用的開發弊端。

亮點二、 小工具回歸

新的小工具,以所謂的 Microsoft Widgets 回歸,介面有點像是 MacOS 的 Widgets,同樣有天氣、股市、行程、即時新聞,同樣可以加入其他第三方開發的小工具,不過顯示介面更大,在筆電看起來很舒服,或許在平板或者手機上會有其他顯示。

surface筆電收購

▲Microsoft Widgets 回歸之後,加入許多個人化設定。(圖/記者洪聖壹攝)

亮點三、多功能視窗設定

在微軟Windows 11 當中,針對多任務視窗做了四個預設選項給用戶選擇,並且開放用戶依照需求自由調整,操作上很直覺,只要把滑鼠移到視窗放大的位置等待一下,就會出現多工視窗的選項,好比說可以一邊選擇自己寫的原創內容,一邊開啟粉絲頁,然後打上一段漂亮的宣傳文字。又或者一邊開啟電視新聞直播,另外一邊開啟Word檔,下方開啟粉絲頁進行多工操作。

surface筆電收購

▲多功能視窗可以進行一對一、一對二、或者二對二等視窗分割。(圖/記者洪聖壹攝)

記者實測,除了微軟自家的應用程式之外,多數的第三方應用程式已經陸續支援多工視窗功能。而且微軟Windows 11 會記憶上次的多工視窗設定,如此一來即使關機之後,隔天上班重新開機,設定就不會跑掉,很快的就可以進入工作狀況。

亮點四、導入 Arm平台 與 Android Apps

這次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微軟終於妥協,讓 Windows 11 除了 x86 平台之外,也通吃 Arm 平台,最新的 Arm 平台晶片將可以支援 Windows 11 作業系統,長遠看來,未來 Windows 11 將不受限桌機、筆電跟變形平板,而是通吃現有立基於 Arm 平台開發的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

講白話一點,就是現在的 Android 手機,也可以刷成 Windows 11 作業系統來使用,甚至手機廠商、電腦廠商,都可以開發 Windows 11 的手機、平板,進一步與同樣搭載 Windows 11 作業系統的電腦進行跨平台應用,下方有一支蠻吸引人的影片給大家參考:

由於 Arm 平台的強力支援,微軟商店(MicroSoft Store)也同步做了讓步,讓系統平台除了 UWP(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平台架構底下設計的應用程式之外,透過 Intel Bridge 技術,讓現有的 Android App 也可以在 x86(intel、AMD) 的 Windows 11 系統裝置上運行。

至於 Arm 平台架構的 Windows 11裝置,更可以直接預載 Android App。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Windows 11 可以直接使用 Android app」。記者實測,現有 Microsoft Store 設計跟分類簡單明暸,有點 ChromeOS 的即視感。

亮點五、雲端遊戲與更精緻的遊戲體驗:

微軟 Windows 11 作業系統針對遊戲導入了兩大改變:雲端遊戲、新的遊戲技術。在 Windows 11 當中,Xbox Game Pass 的用戶,可以在精選遊戲當中,直接用輕薄效能筆電暢玩更精緻的雲端遊戲內容,好比說《最後一戰:無限》、《世紀帝國IV》,所有遊戲過程吃的是部分 CPU 處理器跟大量的網路頻寬,其他 GPU 運算需求都在雲端解決。

surface筆電收購

另外一大變化就是 PC 遊戲的體驗上導入 DirectStorage 跟 Auto HDR 兩項新技術。簡單的說,前者讓遊戲運行過程中,會直接繞過 CPU 運算,用 GPU 來跑遊戲,藉此解決大型遊戲載入時間過慢的問題,並且有效提升 FPS。後者則是針對 DirectX 11 以後版本開發的遊戲,加入了 HDR 自動優化顯示,讓遊戲畫面看起來亮度更高、顏色也更鮮艷,實際展示來看,遊戲畫面品質增加不少,如果再搭配 GPU 廠商今年強調的「光追」,整體效果應該是爽感十足。

不過礙於系統環境還是測試環境底下,這方面記者並沒有辦法實測,提供下方影片給大家參考:

亮點六、強制導入 TPM 2.0

順帶一提,這是微軟Windows 11 擁抱 Arm 平台必須要做的「重要犧牲」。由於未來的 Windows 產品將可望讓包括 Android 平台的應用內容加入,防止釣魚程式入侵成為微軟公司的首要要務,因此自 2016 年推出的 TPM 2.0 可信賴模組安裝,到了 Windows 11 也就變得「勢在必行」,除了在過去使用 FTPM 相關模組的電腦之外,其餘 TPM 1.0 或者未安裝可信賴模組的電腦,如多數的 DIY 電腦,全部不能升級 Winodws 11。因此造成許多過去沒有加入 TPM 2.0 平台的設備用戶反彈。

surface筆電收購

*小結:跨平台產品成未來戰場

記者認為,Windows 11 的推出,可說真正意義上的串連桌機、筆電、平板跟手機等所有平台,某方面來看也算是微軟在行動平台方面又進行了一次挑戰,除了針對 Apple 公司的全產品線,也未嘗不是挑戰 Google 公司的 Android 平台。

不過往好處想,微軟選擇導入 Android App、擁抱 Arm 平台,很明顯對於現有電腦廠商是一大利多,也算是某種層度的讓步。但是對於 Android 系統開發者來說,則是充滿問號的,目前從開發者預覽版本看來,Android App 也確實只能夠透過 Amazon Store 下載,這是 x86 平台的先天問題,Arm 平台的 Windows 行動產品未來可能要看現有電腦大廠的創意與執行效率與市場接收度,未來在市場上來說,能夠期待的 Windows 11 示範型行動產品,只剩下下一代的 surface筆電收購surface Duo,因此,微軟距離完全擁抱 Android Apps 還有一段路要走。

surface筆電收購

▲希捷One Touch SSD體驗與比較。(圖/記者洪聖壹攝)

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

今年 6 月,Seagate 希捷宣佈推出的 Seagate One Touch SSD,提供與 NVMe 一樣的儲存效能,搭配 USB 3.2 Gen 2,最快可以實現的讀/寫速度為 1,030MB/s,並且提供 2TB 的儲存空間,除了 Windows、MacOS 之外,也支援 Android 平台備份使用,記者初步進行開箱跑分體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surface筆電收購

▲希捷One Touch SSD原廠盒裝提供產品與兩條不同規格傳輸線。(圖/記者洪聖壹攝)

目前記者隨身的備份硬碟有兩顆,一顆是 2TB 儲存空間的萊斯LACiE Rugged 2TB ThunderBolt,它算是當前攝影師們愛用的備份產品,特色就是防潑水、防撞、耐高溫,號稱可以承受一公噸汽車碾壓,因此即使不小心放在行李箱當中被擠壓到也不會毀損。至於另外一顆是 1TB 儲存空間的 Backup Plus Portable Drive。

先說一下產品體驗,兩者入手的時間都差不多在 2018 年~2019 年之間,萊斯這款最大特色就是使用初代ThunderBolt傳輸,以及一個特規的 USB3.0 插孔,然而實際上隨著市場上的筆電產品汰舊換新,從使用到現在,從來沒使用過ThunderBolt 傳輸過,這款產品最大敗筆就是傳輸孔跟傳輸線都是過去的規格,如果隨機身附帶的傳輸線是 Type-C 或者現在的 ThunderBolt 4,那該款產品的價值一定更好,索性產品保存資料的情況還算完整,目前是記者用來備份電腦使用的隨身碟。

surface筆電收購

▲萊斯Rugged 2TB ThunderBolt優點在於產品耐用性,缺點在於ThunderBolt 支援性太低。(圖/記者洪聖壹攝)

至於另外一顆Backup Plus Portable Drive,這顆記者非常喜歡,一來儲存空間夠大,二來就是輕巧方便。當時購入的1TB版本約折合新台幣 2,000元左右,還送一年保固,相當划算。不過這款產品還是使用特規的 USB3.0 傳輸孔,加上擔心它纖薄脆弱的機身會因為行李壓壞產品,因此在外出時,必須要額外給它一個家,用來裝它跟傳輸線,使用它主要拿來備份外出的拍攝資料。

surface筆電收購

▲Backup Plus Portable Drive優點是輕薄,但保存收納時要小心。(圖/記者洪聖壹攝)

這次體驗的這款 Seagate One Touch SSD,共有有黑、白、藍三色,跟市場多數硬碟一樣,一開機即具備基本的相容性 USB exFAT 格式 ,讓人驚訝的就是它的機身相當小,官方開的尺寸只有 10.6X50X70mm,重量 7.4 克,實測結果差不多74克;作為比較,LACiE Rugged 2TB ThunderBolt 的重量約為 358 克、而 Backup Plus Portable Drive 重量約為 140 克;會說是「約」是因為都是同一款電子秤秤出來的。

surface筆電收購

▲Seagate One Touch SSD厚度只有壹圓硬幣約一半的大小。(圖/記者洪聖壹攝)

再者,它的大小跟重量比一般尺寸的滑鼠還小上許多,如果是穿襯衫,也可以輕易放入,如果擔心不小心因為彎腰而摔出來,它外觀採用鋁合金製作,機身帶有一點髮絲紋路,號稱有 2 公尺防摔能力,這是這款硬碟初次見面之後,最直觀的感受,你絕對不會相信,現在的 2TB 隨身硬碟,可以做到這樣輕薄。

surface筆電收購

▲Seagate One Touch SSD大小比一般通用尺寸的藍牙滑鼠還要小。(圖/記者洪聖壹攝)

再來是速度,原廠隨附了兩條傳輸線,一條是USB Type-A to Type-C,另外一條是 Type-C to Type-C,前者是支援最快 USB 3.1 Gen 1 的傳輸,後者則是可以支援 USB 3.2 Gen 2 的傳輸,最快可以提供 1030MB/s 的傳輸速度。換句話說,如果是一支已經剪接好的 4GB 影片(4K 影片約10~20分鐘),大概 5 秒內就可以備份完成,這對於創作者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

surface筆電收購

▲採用 Type-C 傳輸,相較於以往的 USB3.0 傳輸孔支援性相對比較高。(圖/記者洪聖壹攝)

surface筆電收購

▲原廠隨附了兩條傳輸線,一條是 USB 3.1 Gen 1 的傳輸,另一條支援 USB 3.2 Gen 2 的傳輸。(圖/記者洪聖壹攝)

記者實際使用 2017 年的 Macbook Pro 搭配 Type-C to Type-C 的傳輸線,然後以 BlackMagic Design 進行各類寫入讀取測試。另外以Microsoft surface筆電收購surface Laptop 4,跑 CrystalDisk Mark 8.0.2 版得到的跑分結果都蠻驚人的,提供給大家參考:

surface筆電收購surface筆電收購

▲實際使用 USB 3.2 Gen 2 傳輸線在 MacOS 環境下,以 BlackMagic Design 跑分結果。(圖/記者洪聖壹攝)

surface筆電收購

▲實際使用 USB 3.2 Gen 2 傳輸線在 Windows 環境下,以 CrystalDisk Mark 8.0.2 跑分結果。(圖/記者洪聖壹攝)

最後就是支援度了,這款隨身碟支援 macOS、Windows 之外,多了 Android 系統的支援,這讓使用者可以直接用 USB-C 來傳輸資料,這點支援性算是跟得上現代潮流,如果是 iPhone 備份,需要透過 Mac 來橋接。

初步體驗來說,作為備份型產品,Seagate One Touch SSD的最大好處在於它相當輕薄,隨插即用,而且支援 Android ,只要下載Seagate Mobile Touch 應用程式,就可以連線備份照片、文件與影音等內容。另外支援 MacOS 系統,就這點來說,即便 iPhone 不能隨插即用,支援度算是高的了。再來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傳輸效率,基本上已記者一支 5 分鐘的影音,大小約為 2GB,幾乎是「秒傳」,從此之後要做事情少了「我正在傳檔案」的藉口。

surface筆電收購

▲傳輸 2GB 影片等待時間不到2秒。(圖/記者洪聖壹攝)

但是缺點還是有的,就是它雖然略為耐撞,但是輕薄機身實在很擔心它一折就斷,另外也不防水、不耐寒耐熱,因此它還是偏向行動商務一點的需求,經常出差在外的人,建議還是乖乖選購具有軍規防護等級的相關產品。

surface筆電收購 surface筆電收購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